Dream High

dream high

又是為了金秀賢才追看的韓劇,這是他第一齣擔正男主角的劇集,亦是他打響知名度的劇集。

Dream High是一個有關追夢的故事,講述一群充滿夢想的年輕人於藝術高中就讀時所發生的點滴。故事的主人翁們出生背景各不相同,亦各有所長,進入藝術高校後,為了於世界舞臺上發光發亮而不斷磨練自己,各人經歷不同的挫折,互相扶持下,於汗水與淚水中成長,漸漸閃出光芒。

其實劇集初段一點也不好看,可能前段故事戲份都集中在女主角及另一男角身上,然而出身自偶像歌手的兩人演技實在慘不忍睹,實在叫人難以追看下去……要不是為了金秀賢,我想我早就「腰斬」此劇了。故事發展至一半才開始讓人有追看意欲,就是講述森動漸漸失聰之始,事實上之前女主角的所謂挫折也太小兒科了,從森動開始,到振國及白熙的才像樣。

眾多主角裡,我最喜歡的角色就是宋森動,並不是因為我喜歡金秀賢之故,事實上宋森動這個角色的可塑性甚高,我想裴勇俊將此角色留給自己公司的金秀賢,就是有意對之加以栽培。森動原本只是一個住在鄉村的土包子,因為被麒麟藝校理事長鄭夏明看中,才由女主角帶到首爾學習樂理。本來只是歌唱得好的他,來到麒麟藝校後,其潛藏的音樂才華被漸漸發掘而出,一時之間,完全陷入音樂的世界裡。可是,正當他沉醉於音樂世界之中,卻發現不幸患上耳疾,自暴自棄過後,森動重新振作,作出震撼他人心靈的歌曲之餘,亦努力練習音準,讓自己就算受耳鳴之患,亦能唱出水準。森動的努力讓人很是感動,記得他們參與舞蹈比賽時,他一邊練習自己負責的群舞,一邊偷偷地學習Jason負責的獨舞,這種不斷求學,自我增值的態度實在讓人欣賞。森動認為只要不放棄就會有機會,這思想亦反映出其堅毅的精神。所以,個人認為最後編劇讓他成為K亦很有說服力,畢竟他所克服的要比其他人多,他的轉變亦比其他人多,他的可塑性更比其他人高。唱歌、跳舞,其他主角也能做好,但作曲的天份卻非並人人皆有。

要演好森動此角色其實頗有難度,此角初期單純,經歷挫折後卻漸變成熟,由當初最讓人擔心的主角,變成最後將事物看得最為透徹的一人,金秀賢的演繹可謂拿捏到位。農村小子時的鄉音、自暴自棄時的眼神、身患耳疾時的悲痛、迷失方向時的無助、重拾自信時的神態、看透世情時的語調,全部的演出都很有層次。尤記得森動患上耳疾後回校的一幕,那一幕其實是將他首次到校時的情景交錯呈現,單是這一幕便能看出金秀賢的功架。首次到校時的鄉巴小子受盡歧視,眼神裡帶有怯懦及不知所措,患上耳疾後的森動,眼神是迷失之中帶有忿恨。金秀賢所演的森動是越來越添上味道,難怪最後成功跑出,擊敗一眾偶像歌手,奪得人氣獎。雖然Dream High是金秀賢最早期的一部作品,此角的個性及其演繹卻是我最喜歡的!

據我所看到有關金秀賢的訪問及Dream High的製作鬼集,金秀賢因為自己不是歌手出身,所以投放不少時間練歌,更試過練至聲音沙啞,同時他又不精於舞蹈,所以很多時候都會努力練習,更會向同劇的玉澤演請教,是一位很勤力的演員。

Dream High以追夢為主線,愛情只是用以調味,所以,劇集中女主角惠美的愛情線一直模糊。當初,惠美是被振國所吸引,但最後卻情歸森動。我以為惠美當初喜歡上振國是因為對方救過自己,二人背景亦甚為相似,都是沒有母親,只剩下父親,然而敬愛的父親又未能陪在身邊。惠美對振國的是激情,可是激情從來都是短暫的,加上兩人沒甚相處的時間,所以惠美對振國的激情早已消失,只是她自己不知道。相反,一直待在自己身邊不起眼的森動對自己愛護有加,雖然森動曾經是土包子一名,但來到首爾之後,森動卻逐步的來個華麗變身,由假show case前得知森動會作曲,到日本遊學時森動的編曲,他的才華都叫惠美亮眼。森動每放一次光芒,惠美的心便向其逐步靠攏。森動的努力,惠美亦看在眼裡,甚表欣賞,如上段所提及的舞蹈比賽及練習音準事宜,惠美對森動堅毅的個性皆留下好印象。所以,劇集尾段安排惠美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人是森動這一點一點也不突兀,反而是編劇的細心部署。雖然我不欣賞森動對惠美之情緣自其樣貌,但森動對惠美的好實在教人動容。尤記得眾人到日本遊學時,森動與惠美於街頭賣藝,觸怒日本的街頭賣藝者,眾人因成功以舞技擊退日本人而沾沾自喜時,只有森動發現惠美的眼巾被弄髒,慌忙上前清理,於森動眼中,惠美永遠最為重要。結局二人因為各自追夢而分隔兩地,感覺淒美,個人甚為喜歡劇集以最後的公交車之吻完結。

thc18ea2e8eed75a163e6bde06578edb0e

相比惠美與森動及振國的三角戀,我更喜愛碧淑與Jason這一對,我欣賞他們為愛人所付出的,碧淑為了Jason努力減肥,但其實Jason從未在意其身型,反而因為碧淑嫌棄自己不長進而改變做人態度,努力學習及完成所有工作。

最後,談談此劇的歌曲,主題曲Dream High當然不錯,內裡亦收錄不少他人主唱的歌曲如A goose’s dream, Tell me your wish及到死也不放開你,令一向不聽韓語歌的我,也忍不住不斷重聽。不過,我最喜歡的,都是Only Hope,除了因為歌曲旋律優美,還因為此曲代表了森動與惠美之間的愛情。

擁抱太陽的月亮

1325427765-402217303_n

「擁抱太陽的月亮」乃韓國MBC自2012年1月4日始播之水木迷你連續劇,改編自廷銀闕的同名小說,描寫喪失記憶後成為巫女的世子嬪與年輕王世子之間的愛情故事,是一套架空古裝劇。當年以超過40%的高收視被韓國媒體譽為「國民電視劇」。

因為「來自星星的你」而迷上金秀賢,因為迷上金秀賢而決定翻看他演出的作品!其實細妹曾經向我推介此劇,奈何當時我對韓劇的印象仍然停留於「藍色生死戀」及「天國的階梯」(其實兩套劇我想沒看過!)那種男、女主角都必需患上絕症,然後每天也得哭斷腸的劇情,所以我很抗拒觀看。不過,迷上金秀賢後,看過「來自星星的你」之後,我對「擁抱太陽的月亮」的劇情增添了信心。

當初抱著欣賞金秀賢演出的心態看劇,最後吸引我的,卻是首六集沒有金秀賢戲份的劇情!雖然,我是一邊觀賞,一邊冀盼金秀賢早些出場,但劇集中,李暄與煙雨之間的愛情卻是年少時那段最為吸引。事實上,此劇開始不久,收視率便折折上揚,當時金秀賢與韓佳人皆未出場,可見,韓國觀眾亦十分欣賞年輕時的李暄與煙雨的一段情。雖然,李暄一開始是被煙雨的美貌所吸引,但他對煙雨之情根卻是因對方的才智而所栽種。為了娶得賢妻,還是王世子的李暄不惜利用成均館向父皇施加壓力,其政治智慧令當時的聖上感滿意,藉機向皇太后施壓,如世子所願。奈何外戚狠毒,以「煞」害煙雨,使其患病,李暄雖為世所迫,未能保住愛人的世子嬪身份,但心裡卻從未放棄愛人,偷走出宮予以定情信物,於煙雨死後,八年來守身如玉,對後來的世子嬪不屑一顧,用情之深,實在叫人動容。不過,男女主角長大後所經歷的,對我而言,是有些拉扯,感覺劇情節奏過於緩慢……反而李暄於政治上與尹丞相的角力更為吸引!

金秀賢憑此劇走紅,實在是理所當然,得到一個如此吸引人的角色,根本就是成功的一半。原來早於「都敏俊」之前,佢已演過用情至深的角色,難怪「來自星星的你」令他的演藝事業更上一層樓,他根本就是情深的標誌了,怎會不吸引女性觀眾﹖!不過,我最喜歡的角色卻是李暄的內官,雖然偶爾會被李暄整得很慘,甚至會被大罵,但對王仍然忠心,甚至痛愛。他在王身邊多年,是最明白王的寂寞,及對煙雨的思念有多深。他與王之間的感情及互動緩和不少緊張劇情之氣氛,我從後來看到有關金秀賢與鄭殷杓的訪問才得知,兩人不時自行加插台詞,劇中有兩幕是李暄要求內侍別過臉去的場景,原來是金秀賢臨時加上去的,而鄭殷杓亦很有默契的去接戲,那兩場戲我個人非常喜歡,看得會心微笑呢。而劇中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旼花公主!她真的非常自私!網絡上竟然有人讚她對許炎用情之深,我真的感到奇怪。就當旼花公主當年年少無知,被祖母利用作祭品,長大後的她明明見到丈夫為死去的妹妹終日鬱鬱寡歡,家婆不時以淚洗臉,向李暄明言終於知道自己所作的罪孽,可是,她卻表示並不後悔。原來,她的愛,就是要將自己喜歡的人留在身邊,哪管雙手沾血,哪管身邊人根本一點都不快樂。她愛的根本不是許炎,而是她自己!相比起煙雨,為了令所愛的人李暄及兄長不再難過,大方的原諒旼花公主,後者更顯得自私自利。對於結局,她竟得到許炎的原諒,雖然心裡明白許炎這樣做並不是出於對旼花公主的愛,只是想報答雪,但總覺得這個結局是讓旼花公主賺到了。

此劇不少飾演年少角色的演員我也甚為欣賞,首位一定是金裕貞!個人覺得她比韓佳人更美,予人不吃人間煙火之感,絕對是煙雨的不二人選!其次就是陳智熙,樣子甜美的她,飾演年少時期的旼花公主,她的出現,往往令整個場景的氣氛充滿歡樂。其實,差不多所有飾演年少角色的演員也比正式的主人公還要美麗或俊俏,陽明君如是,許炎亦如是,唯獨扮演李暄少年時期的演員,樣子真的不怎麼樣,我初時看到他扮演金秀賢的少年,心中不免有感不快,不過,他的演出也確是精彩,所以後來也就慢慢接受了這個年輕版的李暄。

最後,個人覺得劇集的成功不只是因為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 (當然,男主角的深情居功厥偉!),還有賴故事結合了歷史、政治等等的元素,而我最欣賞的,是故事對「王」的內心描寫!當所有人都以為「王」是要風得風之人時,作者卻透過李暄這個人物,立體地呈現出古時皇上的孤寂,有時位高權重至無人敢加以接近,或加以接近的都是有所求時,生活就只會剩下空虛與孤寂。

 

遲來的星星毒

U2520P28DT20140209081645

韓國之旅即將行起,我呢兩個禮拜努力煲哂「來自星星的你」!其實一直想睇呢套劇,但又唔想花時間追字幕咁睇,咁啱上個禮拜發燒,唔番得學,但手上嘅嘢又改哂,備課材料又喺學校,喺屋企瞓到悶時,就決定睇吓套劇,為嘅係唔想自己之後睇完,發覺好鍾意,然後後悔喺呢個trip冇去某啲景點。

我一向對韓劇印象麻麻,最怕嗰啲全套劇嘅人冇一個唔係生cancer,集集都喊到就連眼都要生cancer嘅劇情。咁耐以嚟,我只睇過「宮」,但老實講,我都嫌「宮」嘅劇情拖得太慢,開始時都幾悶……但係……「星星」頭5集俾我嘅感覺已經好唔同,劇集節奏明快,而且人物角色生動,尤其女主角惹笑得來又帶點傻氣,雖未至於有讓我有一口氣看哂咁多集嘅衝動,但仍能令我堅持追落去。

劇集去到中段時,我開始沉迷,每睇完一集,都想要再追。未睇呢套劇前,我唔明點解啲人咁鍾意金秀賢,但睇完後,我自己都不能自拔地愛上佢!一個討好嘅角色,真係會令觀眾連個演員都鍾意埋,對上一個令我有呢個感覺嘅係吳尊。我想都敏俊嘅吸引,唔止係因為佢會默默咁保護女主角,仲因為佢學識淵博,佢嘅知性美,最吸引我。最初那個cool爆嘅都敏俊,因為女主角而流露嘅孩子氣,又或時而散發嘅醋意,亦非常可愛。

不過,套劇去到最後兩、三集,劇情有啲拖拉,女主角同男主角又成日喊苦喊忽咁,令我覺得套劇有少少爛尾。而且,我唔明點解男主角入咗蟲洞都可以換到衫…… 因為套劇有交代過佢最初只可以停留幾秒,但每次都唔同衫,去到同女主角kiss嗰場,佢仲有件大褸俾到女主角,成件事真係好玄!算啦,人家係外星人,本身 已經好玄,男主角點解會嚟咗地球,又只得佢一個嚟,佢個星球嘅人互相冇特別關係,啲外星BB點出世,全部我都想知,但套劇都冇講啦,我都無謂研究佢點換衫呢點喇。

「來自星星的你」嘅成功,除咗係因為男主角對女主角嘅的愛護 (真係又愛又保護呢!)同深情,令女觀眾不其然陶醉其中,我個人覺得此劇豐富嘅劇情亦係成功嘅要素之一。劇集講嘅唔止係男女主角置身現代嘅愛情故事,仲有佢哋四百年前嘅相遇,其實最初吸引我嘅,反而係佢哋四百年前嘅相遇,編劇並無一次過交代兩人嘅故事,而係透過都敏俊間中嘅回憶去交待,呢個敍述方法,反倒令我有追看嘅意欲。除咗呢條線之外,女主角身陷險境呢條線又係好好睇,單純睇男女主角談情,點都唔及殺人、追殺呢啲戲碼緊張刺激。

最後,我發覺自己而家好鍾意金秀賢,我決定要睇番「擁抱太陽的月亮」同埋「Dream High」,哈哈哈!喺youtube睇埋「星星」嘅製作特輯,更加鍾意金秀賢,因為我睇到佢嘅專業同humble。韓國男演員,繼曹承佑之後,又多一個俾我鍾意。

P.S. 全智賢喺戲入面好多衫、頭飾等等被人搶購,其實大部份都唔係我杯茶,反而冰湖嗰場戲著嘅軍褸我覺得好靚,尤其褸上嘅白色毛毛圍成一圈後!不過,件褸好貴囉!而冰湖呢場戲,亦拍得好靚,女主角件褸就有白毛,男主角就係黑色毛,好襯!

th

 

Interstellar (含劇情)

Interstellar_2_48x70

終於有時間觀賞此電影,自Batman Begins開始,便很欣賞Christopher Nolan,他鏡頭下的Batman不再是以往神一般的英雄,而是有血有肉的個體,其內心之寂寞,更叫人動容!Batman Begins的出現,絕對癲覆本人對英雄片的理解!之後的Batman系列, The Prestiqe及Inception,Christopher Nolan都把觀眾帶進不同的世界!礙於原著,Batman系列未能於故事性上帶來過來的創新,但Christopher Nolan對故事人物描繪之細膩卻足以吸引觀眾進場欣賞電影。The Prestiqe談的是magicians對魔術的著迷,Inception把弄空間概念,來到Interstellar,導演以星際、科學、物理包裝電影,談的卻是人類情感。

Interstellar講述約五十年後的地球持續受沙塵暴所吹襲,農作物受枯萎病所襲而失收,全球糧食短缺,人類倒退至回歸農業社會。那是個後物質、後消費的末日年代,人不再控制自然,自然向人反撲,人類面對不能存續的危機,主角Cooper因此接受一項秘密的太空任務,往外太空尋找合適的星球讓人類殖民。

故事設定雖於50年後,但現今不少農作物正受枯萎病所襲,總覺得導演想藉影片告誡當下的人們,勿只著眼當前利益,用盡地球資源,破壞生態環境,否則他日人類只會自嘗惡果。

電影有著名天體物理學家Kip Thorne擔任行政監製,少不免加入許多科學理論,但導演盡量以顯淺的手法帶出,雖然,科學白癡如我,仍然有好多不明白的地方,但卻無礙我對影片的喜愛,因為電影的主軸是「愛」與人性的探討。

電影中的愛畫分多種,有偉大的、有自私的、有宏至全人類的、有微至摯親的、有父女之間的、有父子之間的,有情侶之間的。當然,導演著墨最重的,就是男主角Cooper的父愛,記得電影最感人的一段,是Cooper跟Amelia Brand因於planet Miller眈誤了時間,再回到太空船上已錯過了地球23年的時光。Cooper一上太空船,第一時間就是看回過去23年兒子傳送過來的錄像訊息,對於自己錯過了與子女一同成長的分秒,與及歸去無期,Cooper只能抱著螢幕痛哭。23年間,女兒一直無法諒解自己的離去,兒子由結婚、當父親到愛子去世皆未能陪伴左右,作為觀眾的我們,也能感受到Cooper那椎心之痛。事實上,當Professor John Brand邀請Cooper參與尋找星球讓人類殖民的任務時,Cooper即時回絕,原因是自己有兒有女。雖然他心裡一直渴望再次駕駛太空船,但與子女相比,他更珍惜與子女們的相處時光。只是,他對子女的愛,並不止於與他們共享每分每秒,而是確保他們生活安康。得知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子女的性命受到重大威脅時,Cooper最終還是忍受與子女的離別之苦,而踏上未知的征途。為了不讓愛女得知自己可能沒有的將來,他默默承受女兒的誤解,帶著遺憾與之話別,然後,面對浩瀚宇宙,內心縱然茫然、孤獨,憑藉對子女的愛,Cooper堅強面對種種挑戰。愛,是推動我們勇往向前的動力。電影的末段,Cooper得悉只有勇闖黑洞搜羅數據,才有望拯救子女及當下的人類,加上為太空船減重有助Amelia Brand成功逃離黑洞引力,到達planet Edmund實踐plan B╴於是他毅然解除太空船中自己身處的部份,獨自冒死闖進黑洞裡的奇點。Cooper的犧牲,再次展示他父愛的偉大!當然,他的犧牲亦是他對全人類的愛所致。

Cooper的子女對其父親的愛亦讓人動容。兒子Tom雖然不捨父親的離去,卻未有多加阻止,反給予無限支持。Cooper身處planet Miller期間,因為通訊故障的關係,他從未得到父親的回覆,卻仍默默發送訊息,向其報告自己的近況。年復一年,直至其妻亦勸其放棄,Tom才不捨的向從沒回音的父親道別。然而,Tom對父親的思念沒有因不再向其傳訊而斷絕,他不理家人健康出現問題,仍堅持留守家園,拒絕搬離舊居,正正反映他對父親的不捨之情。女兒Murphy一直無法原諒其父捨其而去,過去23年都沒有向其傳訊,甚至長大後不願再踏足自己的房間,迫使自己與父親割捨。她的行徑雖與其兄各走極端,但背後原因卻如出一轍。直至她踏入與父離去時的相同年齡,她終於按捺不住內心對父之思念,向父親傳出對其思念之訊息,感情真摯細膩。

電影的父女情主要靠Cooper與Murphy帶出,另一對父女Professor John Brand及Amelia Brand之間的感情就相對淡然,不過,他們卻負責帶出其他的「愛」。Professor John Brand的愛是宏至全人類的,他為了人類的存續,於Nasa默默耕耘,更賠上品格捏造「Plan A」,欺騙Cooper參與計畫。而Amelia Brand所帶出的愛是愛情,當太空船面對燃料不足的問題,回程前只能到達Mann與Edmund所處的其中一個星球時,作為科學家的Amelia Brand以情感出發,選擇了Edmund所處的星球,當Cooper指出她的選擇受情感所影響,Amelia Brand竟然嘗試以科學的角度解釋愛情。一個科學家竟說出如斯說話,可見愛情的魔力之大。

十二位科學家挾著對人類的愛,前往蟲洞指引的星球探索。可是,獨自面對於浩瀚宇宙中的孤寂,再優秀的人也敵不過自私的本性,Dr Mann不幸到達了一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為了能再與人接觸,為了保命,他向Nasa捏造數據,誤導他人自己身處的星球有望供人類殖民,藉此引誘Cooper他們的到來。然後,為了能回到地球,他甚至化身殺人魔,想要整死Cooper後,再獨自駕駛太空船回地球。他明知自己的硬闖會破壞太空船,影響存續人類的計畫,但他求生的私慾,對自己的愛,卻勝過其對人類的愛。Dr Mann這角色,集人性最美、最光輝乃至最醜、最暗的一面於一身。

繼Inception之後,Christopher Nolan於Interstellar再一次來個首尾呼應,電影一開始Murphy所遇到的「鬼」,原來就是末段Cooper進入黑洞後給女兒的提示,這一段不但解釋了電影一開始那不科學的懸疑,還和應了Cooper離家前對女兒所提到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Once you’re a parent , You’re the ghost of your children’s future.」而且,結尾的解構更印證了Murphy’s law﹕「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Cooper一開始是想要給女兒提示,藉女兒的力量讓自己改變離家的決定,可是最後,自己還是踏上征途。

電影開始時,Nasa的科學家以為五維空間的不明生物「They」為人類提供存續機會,然而,電影末段卻揭示,「They」不是不明生物,而是未來掌握多維空間的人類。他們以未來科技引導瀕臨滅亡的先祖去自救,同時拯救他們的過去。當然,最後成功解救人類的,除有賴未來人類,還得靠愛,全靠Cooper與女兒之間的深厚感情,Cooper才能成功透過手錶將黑洞數據傳送給其女兒,讓她能夠掌握跨越時間軸線的「五維空間」。總覺得這結局是導演想要表達人類應靠自己的正面訊息,就如電影中一再強調的「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看罷Interstellar ,內心很是感動,當他人都以科技作星際電影的賣點時,Christopher Nolan卻仍堅守他對人性描寫的主線,當中探討的人性美、醜、善、惡及對情感的描繪,豐富了整齣電影,讓觀眾一邊欣賞他以其豐富想像力所建構富的故事之餘,仍不忘作自我反省,Christopher Nolan實在是現今不能忽視的才華導演。

掃毒

噚晚番屋企途經Taste,見到好多車厘茄減價,我哋屋企雖然仲有貨,但都忍唔住買咗四包,今日去到Taste,又有減價貨,難抵誘惑,再嚟三包,搞到啲車厘茄食極都食唔完,哈哈!

IMG_0336

IMG_0333

拾爺又發揮佢嘅愛煮意,呢份早餐正呀!

去睇十二點九場嘅掃毒,因為有換票證!呢套戲之前聽日月媽講前半段唔好睇,後半段先精彩,但肥仔就話前半段好過後半段……睇完,我覺得成套都唔好睇!陳木勝都係focus番佢嘅打打殺殺啦,講兄弟情完全唔係佢嗰瓣,好多場景都好突兀……明明要爆嘅時候,張家輝又九唔搭八地講笑,唔知佢想點……不過,學肥仔話齋,打還打,都要合情合理,三個人殺一隊兵,呢啲80年代嘅英雄主意已經唔啱我哋呢個年代喇!呢套戲真係唔駛錢先入去睇吓槍戰,要錢我先唔睇!

睇完戲,番屋企開餐!今朝唔係食咗好多嘢,有啲肚餓,拾爺買咗沙律菜整沙律!

IMG_0337

之後就到我整Vanilla Mousse Cake,再交個場俾拾爺整dinner。

IMG_0341

そして父になる

A27EBAD07D21E5FD428A8864545D1F

初聽中文片名「誰調換了我的父親」,還以為影片以小孩角度探討倫理問題,觀看影片後,卻發現影片是以父親的角度去審視日本崇尚血統論的傳統價值。當然,故事就如中文片名所言,兩個孩子被調包了,過去六年也跟著一個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父親」生活。影片既然以父親的視野作中心,片名卻以小孩角度提出詢問,難免予人混亂之感。

日文片名點出了故事的最後結局,亦是導演想觀眾明白的理念。血緣當然重要,但六年的相處過後所堆積的感情更勝血脈,「所以,成為父親了」(そして父になる)。不過,這個片名是以父親的角度還是兒子的角度去看,卻是各有各說法。重點是,「父」(ちち)於日本是兒子對自己父親的稱謂,但自己稱呼自己作為為父親,是否也是或也可用「父」,恕我日文水平低,實在不得而知……如果雙方都用「父」,這個命名也夠有趣,故事以父親的角度為主導,所以將「そして父になる」理解為「所以,我成為父親了」可以。但故事其實也有小孩子的感受,整個悲劇對他們而言,不是血緣與感情間的掙扎,只是純粹的被換調了父母,原來的爸媽不是自己的父母,別人的爸媽突然變成自己的父母,曾經被父親放棄,最後卻被珍惜。所以,將「そして父になる」理解為「所以,他成為父親了」也未嘗不可。

比起日文片名,我更喜歡英文片名。「Like father, like son」,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故事的同時,又言簡意深地帶出影片的深層意義。影片中的男主角對非親生兒一直管教甚嚴,兒子雖非血脈至親,並沒得到他聰明機智的遺傳,可是,於他的悉心栽培下,兒子行事循規蹈矩,乖巧努力,為了得到他的讚賞,就是不喜歡、不願意的事情也會盡力完成。兒子雖未及他聰敏,但勤奮的個性卻與之相似。男主角對兒子的管教方式,其實亦源自其父,片中一幕男主角與父相聚的交談,帶出男主角對其子的影響,正正是他父親對其影響之倒模。另一方面,男主角的親兒卻於他人的教導下尤如脫韁野馬,血緣關係並無助於兩人的性格相近,其親兒的個性更像那個調包的爸爸。一對不幸被調包的孩子,其個性表現印證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說法,只是,兩對父子並沒有血緣關係。男主角一直執著於血統的傳統價值,可是他強迫自己所重視的血緣卻遠不及與非親兒相處六年所醞釀的感情。

血緣與感情的取捨,是影片重點探討的問題,導演於影片中反覆提出此問題,讓觀眾好好思量的同時,亦借不同的人物帶出各方觀點。傳統的日本男子傾向執著血緣,男主角如是,其父如是,醫院的代表如是。影片中的女性卻完全相反,男主角的太太、其後母、調包的母親,甚至是釀出此悲劇的護士,都看重感情。尤對男主角後母與他的一席話特別深刻,她以自己如何看待男主角及其兄弟作例,表達出非血緣關係的愛。這是導演表達得較為明顯的一個論點,其實影片描寫男主角的父親生活不如意,但其妻仍然不離不棄的情節,也是曲線表達感情尤勝血緣的論點。一對夫婦彼此間並無血緣關係,但「愛」卻將二人拉近。

除了探討血緣與感情之間的掙扎,影片亦談及育兒之道。事業有成的男主角一向律己以嚴,深信人只要努力爭取便會成功,這信念讓他以「目標為本」的方法培育兒子。為了讓兒子與自己一樣優秀,他要求兒子每天溫習、練琴,就算兒子才剛考完試,也不予以鬆懈。他要求兒子有一定自理能力,放棄日本傳統的父子浸浴,讓兒子獨個沐浴。這種管教的方法讓兒子對其又敬又畏。男主角不曾對自己的育兒方法有所懷疑,直至調包事件被揭發,相同的方法用在親兒身上卻把親兒嚇跑,男主角這才喚回兒時也曾離家出走的記憶。雖然,影片只交待男主角離家只為見母親一面,並無詳細交待其成長背景,但憑他往探望父親一幕,觀眾不難發現其父對之管教甚嚴,男主角當年出走,與受不了父親的嚴厲管教或許不無關係。男主角最終痛定思痛,重新審視對兒子的管教方法,放下繁重的工作,與子同樂,算是整件調包悲劇中的唯一美事。男主角的所作所為不難於現今某些家長身上發現,導演透過這個故事人物給予天下間的虎爸虎媽又或是工作狂人一個當頭棒喝。當男主角自傲地表示自己的工作並非人人能取代時,卻無法反駁親兒「養父」的「父親工作卻無人能夠取代」之回應。

影片拍攝手法平實,故事簡單扼要,沒有花巧的情節,充滿溫情卻毫不煽情,淡淡然的敍事方式滲出電影戲味之餘,同時緊緊揪住觀眾的心。

一向喜歡福山雅治,雖然喜歡他的原因基於其俊俏的外貌多於其才華,但此影片絕對讓我對他重新評價!電影其中兩幕他演得特別好!其一為他要求親兒喚他及其妻作爸媽時,小孩子不明所以,追問原因,福山雅治把主角當時有口難言,萬般無奈,卻又不得不於妻兒面前強裝堅強的心情演得恰到好處,那個強忍淚水,佯裝無事的神情讓旁觀者如我也有那麼一個揪心之痛。第二幕則為電影末段,男主角發現兒子偷偷拍下自己臉容,終於明白兒子對自己的深愛,把按捺多時的情感全數盡出,徹底釋放。鏡頭前的福山雅治拿著相機,因著激動的情緒而讓下巴不住抖震,先是熱淚盈眶,繼而落淚,讓觀眾看得心酸。難怪福山雅治被視為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大熱!(可惜最後還是落敗了……)當然,電影的其他演員也表現出水準,少至兩個調包小孩,老至女主角的媽媽,各人的演出都非常自然,毫不矯情。

看畢此電影,讓我對是枝裕和產生興趣,是時候回顧他過往的作品了。

He’s Not That Into You

Image

當年因友人一句讚賞的說話而購買小說回家看,此書亦成為唯一我開始了卻沒有看完的小說。每篇每頁都是一封怨女的來信,加一封自名對男人了解甚深的回信,前者疑惑自己與心儀對象未能更進一步發展,後者提示對方並不是人家的真命天女。這些信件把我悶瘋了!小說看了一半後,決定不再為其浪費時間,挑了另一半小說自娛。

雖然小說是如此這般乏味,卻無損我觀看改編自它的電影,我相信電影不會是一封又一封的信件,而是那些愛造夢的少(中)女的故事。果然,電影以女主角經常誤會人家對自己有意為主線,帶出數個愛情故事,當中有大團圓,亦有分手收場。影片不算十分好看,總算為我仍要於這個十.一假期留家工作而給予點點娛樂。

The Time Traveller’s Wife

The_Time_Traveler's_Wife_872009120358PM735

觀畢影片,反而對原著小說更有興趣!原因不在影片十分好看,相反,雖然未看過小說,感覺影片未能拍出原著中男女主角的情感。故事是講述女主角自六歲起便認識男主角,她的男主角早已情根深種,甘願為男主角一生苦等、守候,她對男主角的情,必定源於兩人每次的相聚,可惜影片卻因為時限,只能以一、兩個場景,甚至男、女主角活於相同時空的對白交待,大大削減他們感情之堅定的說服力。影片的賣點是愛情,可短短百多分鐘的影片裡,我卻感受不到其情至真,他們的愛情欠缺那一幕幕的回憶場景作鞏固。

親情本也可以是影片的一大亮點,男主角對母親的感情,其母死後,他與父親的關係變化,女主角與家人(尤其其父)的關係等等。只是影片卻選擇以愛情為主,對電影的親情描寫只以一、兩個場景交待過去。最喜歡影片其一幕是男主角回到母親還未去世之時,他與母親坐於同一車廂的對話,男主角含著淚向母親道出的一句「I love you」,當中的複雜情感,實在讓人想跟著哭。簡單一幕,交待他於母親去世多年,仍未能忘懷彼此間的母子情,叫人感動。

聞說電影的結尾有別於原著小說,前者以男主角死後,女主角仍可遇見不同時空的他,讓人感覺淒美。女主角雖然仍要為男主角的不定期到來而苦候,但人生總算充滿希望。只是,男主角並沒有向女主角事前作出通知,目的是不想女主角再為自己苦等。原著小說則以女主角等待至82歲,才可再與男主角見上一面。女主角於男主角死後,才於信中得知日期,跟電影一樣,男主角提出不希望女主角再等待他的出現。這個結局可避免女主角每早充滿希望的醒來,卻只有失望的睡去。只是……女主角當時只有35歲,苦等47年才能與男主角見上一面,著實可悲。

We’re the Millers

97334

從哥哥手中得到換票證兩張,為這個繁忙的星期,來點relax!

心中一早選定電影,這陣子又忙又發生了讓人心煩的事,實在需要一齣讓人輕鬆發笑的電影,早前看過影評,對「We’re the Millers」印象不錯,雖曾聽聞「激戰」好看,可我這刻需要「笑彈」多於觀賞他人的肌肉,需要歡樂多於沉重的氣氛,最後還是選擇前者。

進場前對「We’re the Millers」的期望只是入場歡度兩小時,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電影為我帶來任何反思,只想笑,而電影的確做到了。兩小時,全場笑聲此起彼落。其實電影的笑彈不外乎意淫的動作及笑話,個人平時對這些非常抗拒,所以年前非常後悔進場觀看「Ted」,浪費金錢、時間!但這齣「We’re the Millers」的有味笑話卻來得自然,有別於前者為講而講,這當然要歸功編劇的鋪陳。人物本身的背景已經讓人接受他們的日常對話就是這麼低俗,男主角販毒、女主角為脫衣舞孃、另外兩個扮演他們兒女的,都是沒有家庭溫暖的青年,他們不講葬話才怪。

「We’re the Millers」的定位清晰,就是低俗的笑片一齣,沒有說教,亦不會煽情,純娛樂!這是我喜歡此片的其中一個原因。不喜歡的,當然會挑剔影片胡混兩小時,毫無深度。但我卻認為電影種類繁多,總有一些是無目的,只讓人喪笑兩小時吧!畢竟電影的原意是為娛樂,不用每齣都一定要有特別意義。

聖誕玫瑰

楊采妮首次執導的電影,單看電影卡士已不可小看,電影預告亦很有感染力,影評也一面倒的盛讚影片,當然,影評人是以初次執導的標準給予評價。入場前,我也是抱著觀看一齣「初哥」執導的電影心態欣賞,所以看後心情落差不大。

不明白電影何以以「聖誕玫瑰」命名,此名字只於影片其中一句提及是一首樂曲名稱,然後,影片亦有女主角以紙摺玫瑰傳情的描述。上網查看,原來
「聖誕玫瑰」的花語為矛盾與猶豫,正正是影片男女主角的心情寫照。除此以外,「聖誕玫瑰」亦為西方國家所使用之心理創傷的花療法,只是……它既是草藥,亦含劇毒。好一朵聖誕玫瑰,既反映出主角的心態,展露人性的善(草藥)惡(毒藥),亦道出法律既可。

影片如我所料的「醉翁之意」,法庭片只是包裝,真正要帶出的訊息是人性的多面及性侵的傷害。只是,一個導演初哥既要談人性,又染指性侵的破壞力,功力不能駕馭兩者之平衡。貪心的後果,是讓影片變得突兀,給人裡外不是人的感覺。

電影開首先為男主角的背景略作介紹,欣賞導演透過男主角到醫院探望父親時的一段回憶,道 出男主角致力透過法律尋求公義的原因, 亦為往後男主角處理性侵案時的態度佈下伏線。普羅大眾不免會將律師尤其辯護律師定型為功利主義者,案件到手都只在乎官司的輸贏,沒有追尋真相的打算。影片 中的辯方律師正正就是這類型, 與男主角誓以律師身份查明真相的態度形成強烈對比。當我們為男主角的正義喝采時,影片卻慢慢帶出事情的另一面,當觀眾跟男主角一樣對女主角口中的真相有所 懷疑,期待男主角揭破一切時,卻看到男主角受著童年的往事影響,選擇盲目的相信女主角。男主角口中可以達致公義的法律,卻原來會受制於律師的情感及道德, 到最後,法律也只是一朵「聖誕玫瑰」。

影片接近尾聲,本以為案件的真相終要披露時,卻突然來個女主角的剖白。一直以為影片旨在 剝洋葱式的逐層暴露一個人的複雜內心,這刻才恍然影片的重點其實在於性侵對受害者的傷害。這個突如其來的轉變,因為欠缺前段的起承轉合,顯得異常突兀。最 奇怪還是女主角的控訴,明明是她毀人清譽,卻哭訴其愛情被摧毀。其實女主角與被告的真正關係影片根本沒有正式的交待,如果導演要將女主角打造成受害者,至 少得交待她的坎坷愛情。

除此以外,影片亦有不少反駁位。男主角童年時親睹其父與辯方律師私下為案件達成協議,實 屬奇怪,以律師的專業,他們商討案情時,實不宜給予第三者在場的機會吧,那怕是房門未有關上。我亦一 度懷疑故事的發生不在香港,因為律政師的工作室,以致法庭的場景,也不是我們熟悉的佈置,但……觀看數幕法庭場景後,螢幕卻出現位於香港的法庭外影,坦白 講,這種裡外不一的場景,讓人頗難投入觀看,雖說影片的重點不在案件的裁決本身,但不現實的場景,或多或少讓影片的震撼力減少。

影片給予男、女主角不少發揮的機會,卻浪費了秦海璐這個金馬影后,作為被告妻子,一方面希望丈夫沒有對自己作出出軌行為,另一方面又對女主角產生同情,口說 相信丈夫,心裡卻產生懷疑,內心相當矛盾。然後,來自傳媒及身邊親朋的輿論壓力更叫其窒息。如果影片能對此角色著墨更多,這個人物定必更為立體。